关于博客和RSS的一些思考

date
Apr 23, 2024
slug
my-thoughts-on-blog-and-rss
status
Published
tags
沉淀思考
summary
Blog,也就是博客,也有被称为部落格,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前,曾是一种主流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尤其是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我那个时候就会时不时的去看五月天的阿信写的博客,那时候他用的是新浪博客,也经常被他的文笔折服。后来移动互联网开始了,微博、朋友圈出现后,博客就慢慢的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了,至少在非互联网的圈子里俨然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表达方式了。而曾经的那些大V和明星,也不再在这些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当然这也可能是和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和曾经大为不同的原因导致,有些时候小小的事情可能就会引发很大的舆论。
type
Post
先从博客开始。
Blog,也就是博客,也有被称为部落格,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前,曾是一种主流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尤其是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我那个时候就会时不时的去看五月天的阿信写的博客,那时候他用的是新浪博客,也经常被他的文笔折服。后来移动互联网开始了,微博、朋友圈出现后,博客就慢慢的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了,至少在非互联网的圈子里俨然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表达方式了。而曾经的那些大V和明星,也不再在这些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当然这也可能是和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和曾经大为不同的原因导致,有些时候小小的事情可能就会引发很大的舆论。
但是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却依旧是这里的人们记录和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尤其是程序员,我甚至也见过一些设计师也有自己的博客,还是自己搭建的(估计是找人帮忙搭建的,自己负责设计)。他们会用博客记录自己最近掌握的知识,也会记录近期遇到的事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启发,然后将博客分享出去。我一直认为,分享和开源是让这个圈子与其他行业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因为有了这两个特点,让这个行业的信息爆炸式增长。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我们经常说,你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90%以上都能在社区上找到答案。你要开发的功能涉及到的工具,在90%在社区上都能找到免费开源的实现。你如果遇到不会用的工具,如果不是太冷门,也大多会有人写了博客来教你如何使用。
回到我自己,我应该是2015年开始写博客,当然那时候大多数都是写一些技术相关的,那时候刚入行,很多东西不懂,学东西的热情也很大,就经常东写一点西写一点,因为很零散,被我最终归档在Github了。
notion image
到这两年,我开始觉得很多时候博客并不一定只能是写些枯燥的技术相关的事情,也可以是记录一些自己日常所思所想的地方,读完一本书、看完一部剧、听完一段音乐或者播客、抑或一些方法论等等,只要自己有感想有领悟,都值得被记录。有人可能会因为阅读了你这篇博文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者因此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也有可能有人阅读了你这篇博文,内心与你感同身受。对于写作的人来说,除了能够提供给自己对过往的回顾,也会因为别人得到你的帮助和感到欣慰。
回想自己这么多年的博客经历,自己搭建过的博客平台也有好几个,从最早的Wordpress,到jekyll、hugo等等,甚至到最后的github page,都给我一种感觉,博客确实变得好看了,但是写博客这事变得没那么省心了。通常都是本地用markdown写完后,再提交推送到github,再自动部署到博客所在的服务器。但是我还是更期望写作能聚焦到写作本身,在文本编辑器中写完之后,你的博客便能出现,你的修改也是实时生效的。就像你在腾讯文档中写了一篇文章,直接就能分享出去,你的注意力应该是在文章本身,而不是之后的一系列发布和部署。
当我开始使用Notion后,发现可以借助Notion的Public page来实现类似的效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你把Page修改为Public后,Notion会给你提供一个内部的域名,任何人用这个域名都可以访问到你这个页面下的所有内容。所以你只管使用Notion,然后用你想组织的页面方式(例如就只使用Database)来记录你的博客,然后公开出去就完事了。
当然作为程序员,肯定不会止步于此,一方面Notion提供的域名很随机也很长,不适合记忆,我们期望用自己的域名也能访问Notion里的文章。另一方面是Notion的页面样式还是太简单了,我们还是期望能够更个性化一点。所以我去github上找了一个基于Notion搭建Blog的开源框架,样式也不错。把它fork下来后,基于自己的要求简单改改,便可以拿去部署了。我选的框架是基于next.js开发的,部署到vercel非常方便,也不需要花费一分钱。
至于域名,因为国内购买域名需要备案,所以我是在国外的网站买的。然后借助cloudflare的DNS功能,CNAME到vercel即可。这样便可以用你这个域名访问你Notion里那个Pubic Page的内容了,整个过程只有域名是需要花钱的。不得不说国外软件在saas化这块做的真的太强大了。
如果你也想使用Notion来最低成本的做你的博客,可以考虑这两个开源框架。需要注意的是,morethan-log没有提供RSS的功能,需要自己去实现。
nextjs-notion-starter-kit
transitive-bullshitUpdated Jun 23, 2024
morethan-log
morethanminUpdated Jun 23, 2024
 
接下来说说RSS。
在这之前,我想先说说关于信息爆炸时代下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数字化时代,资讯已经严重泛滥,从新闻网站、博客、论坛到社交媒体平台,再到如今的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以及当下流行的podcast播客,信息源源不断地涌来。你所关注的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平台上,公众号、36氪、微博、推特、知乎、bilibili等等,各个平台为了最大的获取用户的使用时长,内容也会非常的多,而作为用户,要从这些内容里获取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内容,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挑战。
而在算法时代下,内容推荐基本成为了做内容的产品的主要功能。打开首页,出现的一般不是你关注的人或者领域的动态,而是算法认为的你感兴趣的内容。猜你喜欢、为你推荐,成为了抓住人眼球的重要手段。可能你需要刷很久,或者主动去查看那个你关注的人才能看到对应的内容。
为了回归信息获取本身,让自己在自己关注的信息面前更具有主动权,减少自己在各个平台上的内耗和时间的浪费,我开始使用RSS。
RSS(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消息源格式,它允许用户订阅自己感兴趣的网站,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更新和阅读这些网站发布的内容。它会带来几个好处:
  1. 节省时间:通过RSS订阅服务,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浏览所有新更新的文章或帖子,无需再逐一打开每个网站。这大大减少了寻找和阅读新信息所需的时间。
  1. 筛选信息:用户可以选择只订阅特定类型的新闻源和博客,从而避免在海量不相关信息中浪费时间。RSS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信息筛选方式。
  1. 提高效率:RSS的使用使得信息消费更为主动,用户可以控制信息输入的种类和时机,从而更高效地处理信息,避免信息过载对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1. 保持更新:对于需要紧跟最新科技动态、政策变化或任何领域发展的专业人士来说,RSS是保持信息更新的有效工具。
以博客为例子,大多数博客都会提供一个feed或者feed.xml的页面,用于给你去订阅。这个页面会基于RSS协议,将你博客中的文章转化为xml格式,你可以将其添加到能够解析这个协议的工具,也就是RSS阅读器去统一的实现博客的集中管理和阅读,这样你便可以在一个应用内查看所有博客的更新,而不需要逐个去访问网站。
notion image
如果你使用的是苹果的设备,可以使用Reeder 5,不过这个是收费的(5美金),并且在国区没有上架。可以考虑使用NetNewsWire,它是免费的并且国区也可以下载,同样也支持iphone、ipad和mac,多端的数据会自动通过icloud来同步,非常方便。
如果你仔细思考,其实基本上互联网上大多数内容都可以采用RSS的方式来订阅。
如果你喜欢看长视频,例如B站或者Youtube,你可以通过RSS的方式去统一订阅他们的动态信息,当这些Up主发布新的视频时,你便可以在RSS阅读器上直接观看,而不需要分别去打开B站和Youtube 的app。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你也可以通过RSS的方式订阅豆瓣上当前上映的评分超过8分的电影,不需要打开豆瓣,同样在RSS阅读器上阅读即可,非常方便。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应用,购物、论坛、微博、知乎,甚至播客等等平台都可以采用RSS的方式来管理你的关注对象。更极客一点,你还可以利用RSS来实现一些自动化,例如帮你自动下载影视剧。有一些下载器支持添加RSS链接,如果你添加的是某部剧的RSS链接,当这部剧更新时,下载器便能去这个链接里读取最新一集的下载链接,然后下载下来,这样你下班回到家便可以直接观看了。
这里非常推荐看看RSSHub的作者写的他是怎么使用RSS的一篇博客,很有启发。
上面提到RSSHub,有些时候一些博客可能并不会提供RSS订阅,或者提供了但在他的博客没有给出来(可能是藏在了HTML源码的Header里),这时候你可以采用RSSHub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中有一个叫RSSHub radar的浏览器插件,便可以帮你自动发现当前网站的RSS链接,你就不用去满网站找了。对于没有支持RSS的网站,还可以根据RSSHub协议的要求,自己实现RSS订阅链接的生成。不过社区上已经帮我们实现了大多数主流网站的RSS订阅链接的生成了,可以去官网看看。当然RSSHub radar也会自动发现这些非官方的由社区开发生成的RSS链接。如果还是没有,自己又有开发能力,根据RSSHub文档的要求实现即可,也很简单。
notion image
至此,真的万物皆可RSS。
 
最后做一点总结吧。
使用Notion来写作后,我发现自己写东西的意愿更强了,退一万步讲,即使notion哪天没了,notion也支持将页面导出成markdown,所以在这之前可以提前将自己写过的文章导出成markdown存档。
而对于RSS,我目前是主要订阅自己重点关注的一些平台和博主,目的也是避免注意力在各个平台的分散。当然我还是会去使用这些平台,只是这个时间确实会比以前少了很多。调整最多的就是把微信公众号里大多数账号都取关了,只留了部份政务平台,都改成了RSS的方式去关注。
前几天听硬地骇客的一期播客,采访的是沉浸式翻译的作者,他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对于财富自由,他更期望自己有注意力自由,也就是说能够自由的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而如何保持专注力,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确实对每个人的挑战都不小,有些时候回归到我们自己的需求本身,可能反而会更make sence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