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京八平米》

date
Sep 10, 2023
slug
reading-Tokyo's-Downsized-Dwelling
status
Published
tags
阅读
沉淀思考
summary
作者吉井忍在日本东京租了一间只有8平米大小的房子,因为房子的空间逼仄,没有浴室,没有洗衣机,只能让她走出房子,去探索生活的公共空间和设施,例如公共洗衣房、钱汤(公共洗澡的地方)、咖啡馆等等,借由此让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听到了朴实的东京人民的故事。
type
Post
这本书看到标题的时候我就被吸引,后来看到简介也确实蛮有趣。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吉井忍在日本东京租了一间只有8平米大小的房子,因为房子的空间逼仄,没有浴室,没有洗衣机,只能让她走出房子,去探索生活的公共空间和设施,例如公共洗衣房、钱汤(公共洗澡的地方)、咖啡馆等等,借由此让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听到了朴实的东京人民的故事。
也正是这些朴实、平淡的市井生活,才是构成整个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完整面貌真实状态。我想记录其中两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作者在钱汤的故事。
notion image
 
因为8平米的房子是没有浴室的,所以作者只能去周围的公共钱汤洗浴。日本有很浓厚的钱汤文化(有点像东北的澡堂),我一开始还想说每天去钱汤冲澡也是不小开支吧。但看到作者后来说,因为房子小,让自己有了更多可支配的钱,再加上很多公共钱汤的价格也不算太贵(一次大约25元人民币),这些开支反而显得没那么大了。
钱汤有一些“客人须知”,就是一些大家需要遵守的规矩。除了规外,还会有一些口口相传的礼仪,例如进更衣室时要说“晚上好”,进浴室时要说“打扰了”,离开澡堂时要说“晚安”。作者有一次早澡堂遇到一个形象看似黑社会成员女友的人,进来时也说了句“晚上好”,于是便回复了她“晚上好”,那女的离开澡堂后又对作者说了句“那晚安哦”便离去。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这些招呼可能并不会有人会回复你,作者认为这其实没关系,让别人知道了就足够了,所谓礼仪,不只是为了别人方便,也对自己有好处。例如你需要别人帮忙拿个创可贴,别人至少对你的印象也会比较好,而这种简单的礼仪社交,有时甚至能缓解很多尴尬和不便。
我们经常觉得日本人很懂礼貌,可能就是他们将这些礼仪,或者说仪式感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了吧。
 
第二个故事是作者邂逅一家咖啡店的故事。
notion image
在我们的印象里,咖啡是都市白领热衷的饮品,是他们追求生活情调的一种方式,而咖啡厅通常是那些轻松、惬意与时尚的场所,也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去的地方。通常这些咖啡厅也都会开设在商圈里,例如大型商场或者周围人流较多的地方。
而在日本,还存在着另一种被称为“喫茶店”的咖啡店。喫,和中文的“吃”是同音同义,但这里的茶指的并不是传统的茶,而是咖啡。就像香港“茶餐厅”不是提供喝茶的地方。
喫茶店通常是一种老店铺或者不起眼的店铺,一般是一个老板或者一对夫妻经营,店面不会太大,咖啡桌也比较小,除了咖啡外,也会提供一些不那么时尚的轻食,例如吐司、布丁和意大利面,在这里你甚至还可以抽烟。
大家来这里的目的也很简单,闲暇之余,来这里点上一杯咖啡,顺便抽上一只香烟,看看报纸,和朋友聊聊天,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和老板闲聊,这样的环境你自然也不会带个电脑来这里办公,这样反倒显得格格不入。
而作者在东京的不起眼的水泥楼的二楼里,发现了一家叫“金星堂”的简陋的喫茶店(连玻璃窗上都布满灰尘),而这家店最神奇的地方竟是它的营业时间是在凌晨3多到早上8点。老板是个老年人,70多岁,和老板闲聊后才知道,在这附近居住的大多都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早上5点多会在这附近集合,在统一乘坐雇主的车出发到打工的地方。而他们居住的地方通常都比较小,为了不影响到其他人,早餐通常都是在外面解决。因此金星堂也成为了他们解决早餐需求的地方(一份含咖啡的吐司套餐400日元,大约在人民币19元)。
老板说,别看他们是体力工作者,通常这些工作都是哪里需要人就去哪里,所以他们大多都是全国跑过,品尝过各地各样的咖啡,自然也对咖啡很懂,因此作为老板,对自己的咖啡技术也不能马虎。有时会美食的品鉴不一定是美食家,而懂的做佳肴的也不一定得是星级厨师。一杯好的咖啡,是品尝者和冲泡者相互成全的结果。
在读到这个故事时,一方面,我惊讶于日本咖啡文化之浓,我想我们很难相信咱们的农民工在早餐时会选择一份含咖啡的餐食。薪资是一个因素,但背后饮食文化的差异的影响倒显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我佩服于老板热心,但其实老板的这种热心又充满着智慧。
书里描述到,店里经常到早上8点多的时候,就会有几个四五十岁的女性来这里抽烟,不点咖啡,只抽烟。作者好奇老板为什么允许她们这样,老板解释因为她们工作的场合不允许抽烟,因此便邀请她们来这里,反正店里允许抽烟,老板也这么说道:
“我给她们准备三个专用杯子,和客人用的不一样,我让她们自己倒咖啡喝,喝完要自己洗杯子。后来她们来找我说,还有两个女同事想来这里抽烟,被我拒绝了。我的意思是,我这里只能照顾三个人,不能再多了。但我告诉你为什么吧,因为女性喜欢小团体。若有四个人,她们会分成二对二,五个人就会分成三对二,成了群的女生免不了产生对立。三个人就不好分嘛。我这个人还算会善待女性,因为我相信女性会带来福气的,开店需要这种福气,你想想如果店里一个女性客人都没有,整个氛围给人的感觉会不会很不一样?所以我很欢迎你,也欢迎她们来这里,反正这家店本身允许客人抽烟的。但善待别人的同时,需要有一个明确合理的界限。”
合适的界限,在人与人相处时,即为别人带来便利,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多困扰,也是一种处事态度呢。
 
作者在这个小房子里住了好几年,她并没有过上压抑的生活,而是选择让自己走出去,去见识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去了解这里的人们生活方式,去了解城市背后的故事。但作为我们,自然都希望能够居住到一个环境和条件都不错的房子,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即使如此,很多人都依旧会觉得生活单一和重复,是不是我们都缺少了走出去看一看的心态,失去了对生活的好奇心呢?
我有时候想,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也是为了看看别人的人生是怎么过的,在别人的眼里世界是长什么样的。昨天和丽娜聊天,在一所城市工作和生活,想要去了解一所城市,除了从别人口中得知,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去体会,可以是那些钢筋混泥土,可以是那些城市里的犄角旮旯,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故事。
notion image